您现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呵护流动性 货币政策有望持续显效
探索6232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媒体来源:中国证券报临近四季度,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的讨论逐渐升温。一位机构人士表示:“连续投放跨季资金释放了明确的信号,四季度流动性总体无忧, ...
炒股就看,呵护权威,流动专业,性货续显效及时,币政全面,望持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呵护
媒体来源:中国证券报
临近四季度,流动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操作的性货续显效讨论逐渐升温。一位机构人士表示:“连续投放跨季资金释放了明确的币政信号,四季度流动性总体无忧,望持看点在于总量工具是呵护否被再度运用。”
本周以来,流动人民银行适时启动跨季流动性投放,性货续显效连续5个工作日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币政业内人士认为,望持当前仍处于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关键窗口期,四季度有必要继续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考虑到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规模增加、新增专项债发行力度重新加大和财政税收等因素影响,四季度动用总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如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等。货币政策有望持续显效。
适时适度增加资金供应
从9月19日至23日,人民银行连续5个工作日开展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市场人士认为,14天期逆回购操作适时重启并连续进行,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有助于引导市场预期,保持季末及长假前的货币市场稳定。
“9月末适逢季末又接着国庆节假期,资金需求较大,人民银行相应增加资金投放量,以保证流动性平稳跨季跨节。”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说。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庞溟分析,9月中下旬的流动性供求先后面临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季末金融监管考核、长假居民取现等多重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波动压力。在这一背景下,预计人民银行将根据中短期流动性供求情况,通过多种政策工具适时适度增加资金供应,熨平流动性波动,保持货币市场稳定。
“从以往操作看,在春节假期、国庆节假期等长假前,人民银行多会使用期限稍长一些的逆回购投放流动性,以满足金融机构合理流动性需求。”研究院研究员梁斯表示。
用降准置换MLF讨论增多
自8月开始,MLF到期量增多,四季度还将进一步增加。数据显示,10月、11月、12月将分别到期5000亿元、10000亿元和5000亿元MLF。此外,2023年1月,MLF到期量也有7000亿元。面对大额MLF到期,近期业界围绕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操作的讨论明显增多。
从以往情况看,人民银行曾在2018年4月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上述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的MLF。
专家指出,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可在基本保持流动性总量不变的同时,向银行体系释放期限更长、成本更低的资金,并传导至信贷和债券市场,促进信贷投放和债券发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专家分析,当前,随着流动性消耗,金融机构超储率已处于较低水平,从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营造适宜货币金融环境、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角度出发,有必要给予补充。在信达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李一爽看来,如果四季度降准,更多是为了补充信贷扩张造成的流动性消耗。
另外,四季度MLF到期量大,需有所应对,如果不全部续做,就需要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对冲。证券固收分析师胡建文说,未来一段时间MLF到期量较大,目前1年期同业存单利率低于1年期MLF利率近70个基点,商业银行续做到期MLF动力较低,但MLF缩量操作会减少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通过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方式,能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具有一定合理性。”他说。
此外,有机构判断,随着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收窄压力加大,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均有提升。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当前银行利息差不断收窄,已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用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不会对流动性总量造成太大影响,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息差收窄压力,也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Tags:
相关文章
不断探索!我国海上风电向深远海挺进
探索近年来,我国海上风电快速发展,随着海上风电项目布局的加快和对海域环境的不断探索,海上风电产业逐渐向大功率、深远海挺进。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国内首艘“运输 ...
【探索】
阅读更多教育智能硬件成K12机构转型发力点 能否成为新“财富密码”
探索来源:证券日报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线教育企业纷纷谋求业务转型,教育智能硬件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2023年2月份开学前夕,曾经的头部K12教育机构持续发力:作业帮发布了新款AI学习桌,搭载了自 ...
【探索】
阅读更多报告: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二位
探索中新社北京2月22日电 记者 刘亮) 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22日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下同),近7年复合增速约 ...
【探索】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