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券商乐观研判2023年A股 消费成高频词
知识3人已围观
简介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截至1月5日发稿,目前已有、证券、、、等多家券商发布了2023年预测及猜想。整体来看,券商预判较为一致,A股2023年有望 ...
炒股就看,券商权威,乐观专业,研判及时,股消高频全面,费成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券商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乐观截至1月5日发稿,研判目前已有、股消高频证券、费成、券商、乐观等多家券商发布了2023年预测及猜想。研判整体来看,股消高频券商预判较为一致,费成A股2023年有望上行,但对于风格的判断则出现明显分歧。“消费”是出现在各大券商年度预测中的高频词。多家券商认为,消费将成为2023年拉动GDP增长的主要,泛消费行业可能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
● 本报记者 胡雨
有望出现小牛市
“随着经济走向修复,A股二次见底后处于中期上升趋势,在战略上保持乐观,同时预计A股上市公司2023年业绩小幅增长,风险偏好有所提振,指数大概率出现小牛市。”中信建投证券对于2023年A股全年表现较为乐观。
2023年以来,A股三大股指持续走高,创业板指已逼近2400点关口。对于2023年A股整体走势,目前已发布年度预测及猜想的券商几乎都保持乐观情绪。
中泰证券策略团队认为,2023年A股市场指数有“走牛”基础,其核心驱动逻辑在于疫后修复,以及政府对于经济增长重要性空前提高后的投资刺激,“否极泰来”或是2023年股指走势最为准确的形容词。从节奏上看,2023年一季度市场仍将震荡,但二季度后市场将展开一波企业业绩与估值双升的牛市。
在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刘刚看来,2023年部分因素边际改善,当前估值仍具备中长期吸引力,A股和港股在2023年均有望实现双位数的收益率。对比之下,港股前期受压制时间更长、估值水平更低,随着压力逐步缓解尤其是基本面迎来反转,港股市场可能具备更大的修复弹性,并有望阶段性跑赢A股。
与对市场大势判断较为一致不同,券商对于2023年A股市场风格的分歧十分明显。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2023年A股成长风格有望相对占优,且相比大盘成长风格,小盘成长有望更胜一筹。从产业的角度出发,以高端制造、医疗医药、新能源、自主可控、军工设备为代表的新时代“五朵金花”绽放,科创类指数表现或相对占优。
西部证券策略团队则指出,从宏观层面来看,信用环境对于投资风格的变化有重要影响,2023年考虑到整体宏观流动性趋于平稳,利率水平温和上升,市场整体风格将更偏向价值,2023年有望迎来价值投资的回归。
消费板块存投资机遇
1月5日,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A股消费板块表现活跃。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消费”是券商2023年度预测中的高频词,券商看好全年消费复苏和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从宏观角度看,中信建投证券预计,2023年消费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此外,我国消费潜力仍在,在共同富裕引领下,市场消费升级存在广阔空间,而各类消费群体日益壮大,将推动预制菜、低度潮饮酒、保健品等品类渗透率提升。
刘刚预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望在2023年逐步淡出,消费场景恢复、收入预期改善和居民储蓄释放倾向有望带动中国居民消费迎来较大程度的复苏。“中国消费行业过去两年调整幅度较大、估值具备吸引力且机构仓位不高,随着需求、成本等基本面因素得到改善,2023年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和社会服务等泛消费领域有望成为重要的超额收益领域。”
从业绩增速看,招商证券策略团队测算,消费服务、信息科技、医疗保健有望成为2023年全年业绩增速最高的三个大类行业,其中消费服务全年业绩增速有望超过20%。
在中泰证券策略团队看来,最迟2023年年中,消费将出现一波明显的疫后修复;从配置上看,2023年年中之后,伴随经济、通胀与利率回升,低估值蓝筹将相对占优,建议重视包括必选消费在内的多个板块的机会。
Tags:
上一篇:多所高校开设纪检监察学院背后
相关文章
爱立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彭俊江:通信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核心
知识9月1日,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本次论坛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主题为“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爱立信中国首席技术官彭俊江出席并发表演讲。彭俊江在演讲中表示, ...
【知识】
阅读更多剧本杀生意不香了?融资总额从80亿降至2亿 有人投入六位数开店半年后转让
知识每经记者 温梦华 每经编辑 段炼 董兴生 “宝,好久没来了,最近在忙什么呀?最近推出了很多新活动,啥时候来玩哇?”3月的一天,李言忽然在微信上收到了一家剧本杀店客服发来的消息,随后几天,客服陆续发来一 ...
【知识】
阅读更多清明假期来临,各地各部门细化便民措施 推出务实举措
知识清明假期来临,人们以多种方式进行纪念祭扫、旅游踏青、探亲访友等活动。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地各部门细化便民措施,推出务实举措,积极服务人民群众节日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疏导 顺畅出行清明假期 ...
【知识】
阅读更多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链接
- 隔夜要闻:日银疑出手干预,美元兑日元创两月最大跌幅 天然气一周暴跌23% 苹果首席产品女设计师将离职
- 午盘:关注联储政策 美股继续上扬
- 万亿市值,是什么成就了超级茅台?
- 折叠屏手机今年销量冲刺200万台?厂商能翻出哪些新花样
- 进入内地十年,希玛眼科仍“水土不服”:增收不增利,ROE下降,业务转型、市场地位不及预期,平均手术费降
- 谷歌又闹大乌龙!Jeff Dean参与的新模型竟搞错Hinton生日
- 英媒: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球观众人数破纪录
- 通州杨庄街道:李老新村小区封管控7天,小区首次核酸均为阴性
- 韩检方对殴打韩国人的拜登保镖中止起诉,韩网民:我们在殖民地吗?
- 投资周报|扩容+“定向降息”+机构自购+回购增持!A股多重利好共振,底部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