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来了!今年这些重磅政策将出台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点任务,利好计划怎么干?今年将出
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登陆科创板;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重磅政策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利好新能源汽车等消费;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今年将出报告》(下称“计划报告”)勾划出了重点。
计划报告显示,重磅政策今年将研究推出一系列政策举措,利好包括:
修订出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
研究制定数据产权制度、今年将出数据交易市场等基础制度配套政策文件
加强开源体系建设顶层设计
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
出台新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研究出台推进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的重磅政策政策措施
研究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修订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
制定出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建设行动方案
推动出台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全国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制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指引
制定进一步提升重点区域、工业园区等营商环境水平的利好行动方案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了与市场相关的几项重点工作:
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登陆科创板
计划报告提出,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今年将出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重磅政策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利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今年将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重磅政策推动更多优质企业登陆科创板。
华泰联合证券表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二十大报告赋予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使命。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夯实了直接融资体系的制度基石,资本市场的枢纽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A股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与资金运转效率有望提升,为资本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循环提供强大动能。
在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分析,全面注册制下,投资决策的选择权交给市场,入口端上市条件多元,过程公开透明,发行上市效率提升。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更加清晰,基本覆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
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认为,注册制推广到全市场后,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将进一步提升,对科创资产的价格发现能力将进一步提高,也将进一步完善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的多元体系,引导更多中长期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
制定实施新一轮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
计划报告提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制定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见成效,应根据形势变化,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谋划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方案。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用,以市场化方式推进国企整合重组,打造一批创新型国有企业。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聚焦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持续用好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整合,加快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央企重组将是2023年国资央企改革的“重头戏”,而且会“好戏连台”。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计划报告提出,持续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川藏铁路、沿江沿海高铁、国家水网等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中西部铁路、长江黄金水道、过江通道、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和市域(郊)铁路建设。加快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
计划报告指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2023年拟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800亿元,进一步优化调整中央预算内投资结构,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向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国家安全以及民生等领域倾斜。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建设。统筹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
“2023年‘新基建’有望成为最活跃的投资新增长极,助力推动经济复苏‘开门红’。”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研究员胡拥军认为,新基建总体势头将持续上升,政策支持将持续加力。相关部门通过留足空间、给足政策、加足马力,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运用准财政工具、引入REITs模式、推动PPP模式等,推动新基建项目早开工、资金早使用,新基建投资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
新能源汽车等消费
计划报告提出,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予以支持,持续开展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行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引导培育信息消费。开展智慧商圈、智慧商店、智慧景区、旅游城市和绿色商场示范创建,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和消费。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高级基金经理、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认为,在消费复苏初期,消费场所的开放将带动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消费行业景气度开始好转,就业形势也会出现好转,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出现增长,这又会反过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释放。
他指出,促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政策环境积极友好。而近几年,消费行业的供给出清最为明显,在需求持续恢复的情况下,消费行业的供给端议价权也会逐渐增强,优质的上市公司有量价齐升、业绩弹性超预期的可能。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计划报告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实施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发挥住房公积金支持作用,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稳妥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
“推动房地产平稳发展是政策的主基调。”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在房地产需求端,未来的发展重点仍然是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包括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尤其是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今年房地产风险将明显收敛,随着二手房带动新房销售复苏,今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平稳发展。
- ·透过AR眼镜看足球 Nreal联合卡塔尔旅游局“复现”卢塞尔体育场
- ·阿斯麦跌1.66% Q1利润率指引49.5% 逊预期
- ·联合国报告预测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将放缓
- ·京味剧《全家福》《胡同》导演付宁突发疾病逝世,年仅55岁
- ·过10%红线地区不得新上PPP项目
- ·德国柏林机场约6000名员工举行罢工
- ·纽交所宣布部分交易无效 称250多只股票受到技术故障影响
- ·突破50亿元关!春节档票房或创近年新高,电影行业加速复苏,这些标的或可关注
- ·浙江完善惠民保:争取两年实现省级统筹,推进制度可持续发展
- ·兴业证券张忆东:兔年关键词是“复苏” 掘金消费、成长和价值三大方向
- ·微软利润下滑前景堪忧,科技巨头大裁员后走向何方?
- ·欧洲央行管委Simkus:未来几次会议应保持50基点的加息步伐
- ·美国“猎户座”飞船抵达月球
- ·超1.6万亿 派现创新纪录!高分红潜力股出炉,3股市盈率不到10倍
- ·美媒:超六成民众认为拜登在“文件门”中做法不当
- ·餐饮包间“一厢难求”,观影人次全国首位!春节假期江苏“烟火气”加速回归
- ·人社部:个人养老金的实施一定要让老百姓看得明、看得懂、好操作
- ·全球经济低迷,去年韩国港口货物吞吐量下降2.3%
- ·《流浪地球2》成为中国影史第101部十亿票房影片
- ·网易代理的暴雪游戏全部停服!17部门开展“机器人+”应用行动,10个重点领域将受益!
- ·上市882天 科创板“欺诈发行第一股”泽达易盛从高光走向深渊
- ·众生药业: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尚需获证监会核准,公司正集中精力推进RAY1216片III期临床研究
- ·携亲带友欢乐游玩!这个春节假期成都近郊游火了
-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晓春专栏:下一步推进数字人民币要优先考量哪些问题?
- ·德信中国:对旗下本金为3.483亿美元的优先票据交换要约
- ·京味剧《全家福》《胡同》导演付宁突发疾病逝世,年仅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