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硅片新贵上机数控416亿狂飙突进,能否逆袭N型电池竞备赛?!

硅片新贵上机数控416亿狂飙突进,能否逆袭N型电池竞备赛?

时间:2025-07-05 22:55:58 来源:野心勃勃网 作者:探索 阅读:865次

炒股就看,硅片权威,新贵袭N型电专业,上机数控及时,亿狂全面,飙突备赛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否逆

不到4年,池竞光伏设备出身的硅片(603185.SH),俨然成为硅片赛道中跑出的新贵袭N型电一匹黑马。只是上机数控N型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哨声已吹响,上机数控的亿狂逆袭还能持续多久?

近日上机数控传来捷报。10月10日公司披露,飙突备赛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86亿元,否逆同比增长130.49%;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28.31亿元,池竞同比增长101.43%。硅片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增长50.78%;同期实现归母净利润12.55亿元,同比增长125.74%。

上机数控于2004年进入光伏行业,主营光伏金刚线切片机,2019年其开始从硅片设备业务跨入光伏硅片生产。

仅仅3年来自硅片的贡献就由2.53亿元涨至107.53亿元。自从搭上“硅片”这一快车道,上机数控净利润自2019年到2022年前三季度由1.85亿元涨至28.3亿元,飙涨超14倍。

仅用3年上机数控成为硅片赛道的新贵。其股价也从2019年初的20.04元/股,涨至2022年10月12日的141.58元/股,涨幅超6倍。市值从66亿元到553亿元,市值增加近500亿元。

在高利润、高市值的刺激下,上机数控在硅片赛道上狂飙突进,仅在2022年就向市场抛出416亿元的项目投入。

其一,148亿元扩产能:

2022年6月,公司披露新投资计划,预计投资148亿元建设年产40GW单晶硅拉晶及配套生产项目,项目分为二期实施,分别建设20GW单晶硅产能。

其二,118亿元向上游环节硅料迈进:

公司拟在内蒙古包头市投资118亿建设年产15万吨工业硅及10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项目分为二期实施,一期预计投资建设8万吨高纯工业硅项目、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

其三,150亿元布局N型电池:

2022年8月,公司披露新投资计划,拟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50亿元建设新能源产业园,建设年产25GW单晶硅切片及年产24GW的N型高效晶硅电池生产项目。借助徐州当地政策及产业配套优势,进一步扩大现有产业规模,拓展建设TOPCON、异质结等N型电池产能。

此外,上机数控还将与协鑫科技合资建设30万吨颗粒硅项目。

面对超410亿元的巨资投入,2022年三季末公司账上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也才为70.6亿元。

资金饥渴症由此而来。10月10日,与2022年三季报一同披露的还有一份获得证监会受理的60亿定增公告。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8年上市以来,上机数控已经从二级市场撬走了47.34亿元。具体而言,2018年12月上机数控IPO募资10.74亿元,2020年6月可转债融资6.6亿,2021年2月抛出30亿元的定增方案。

加上此次60亿元定增,4年内上机数控从资本市场“捞金”百亿。但4年分红不足8亿。而公司股东户数已从2019年的1.7万户增至如今的5.2万户。

是否能平衡好“大跃进”和高负债之间的“跷跷板”,大概率是其下一步要面对的难题。

在金钱饥渴症下,当前银行借贷还留有不少可操作的空间。上机数控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常年处于低位。2020年短期借款仅为1.1亿元,2021一季末至今这一数字直接清零。长期借款方面,2022年三季末也仅为0.95亿元。2022年三季末其资产负债率为51.11%。

但这场“跷跷板游戏”未来如何,已有前车之鉴。

和上机数控成长路径相似,(600481.SH)也是由光伏设备企业跨至硅片环节。硅片环节是重资金投入的赛道,新进入者在采购设备、人才引进、厂房建设和扩产方面都要投入巨大的资金。

不到4年,双良节能的负债率由2019年的40.39%飙涨至如今的82.65%。账上现金难以覆盖短期负债,2022年上半年其账上货币资金为31.52亿元,但短期负债和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近34亿元。

有分析指出,技术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硅片新势力而言,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一边。特别是处在技术迭代的当下,大尺寸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同样硅片薄化进程加速,N型硅片都会产生不小冲击。

硅片按掺杂类型分为本征硅、P型硅、N型硅。P型硅则是在硅片中掺杂硼元素,N型硅则是掺杂磷元素,后者又有分化为PERT/PERL、TOPCon、IBC和HJT(异质结)4大技术路径,N型 TOPCon和HJT为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兴高效电池技术代表。

N型硅片此前因成本问题无法大规模量产。从硅料的生产厂商来看,(600438.SH)、新特能源(01799.HK)、(688303.SH)等几家头部厂商均已具备N型硅料生产能力,2021年已经实现批量生产及供应,而其他企业N型料生产能力与精细化控制有待进一步提升。

而到了2022年,组件端一体化龙头企业已陆续对 TOPCon 启动大规模的投产和扩产行动,标志着N型技术电池进入规模化量产“元年”。

2022年8月,上机数控宣布在徐州斥资150亿元,布局拓展建设TOPCON、异质结等N型电池产能。

N型电池规模化量产的哨声已吹响。作为新崛起的硅片新贵,上机数控的逆袭能否持续?

双良节能此前曾对此表态。2021年2月初双良节能表示,公司设立后所从事的单晶硅棒、硅片生产业务是公司新开展的业务,在团队经营管理、技术经验和市场开拓上存在不确定性,公司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GW级大尺寸单晶硅硅片生产的技术储备和经验。

(责任编辑:时尚)

相关内容
  • 北京朝阳一施工单位未履行防疫责任致出现阳性病例被依法立案 为陕西建工集团
  • 公安部:严打制售假药劣药违法犯罪 上半年破获案件1500余起
  • 数字人民币APP上新“随用随充”功能
  • 瑞声科技第二季度净利润1.45亿元 同比下滑62.8%
  • 北京欢乐谷11月22日起暂停开放
  • 王忠民:资本市场为涉“云”企业搭建良好发展平台
  • 螃蟹热到不想蜕壳,今年你还能按时吃上阳澄湖“大”闸蟹吗?
  • 农行张青松或履新央行副行长
推荐内容
  • 月内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  地方国企占比近八成
  • 中国沿黄流域“抱团”前行 区域发展引擎力再升级
  • 三部门: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避免产业趋同、恶性竞争和市场垄断
  • 金山办公广告收入再下降,整体营收增长难掩利润下滑
  • 迪士尼称Iger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接替Chapek
  • 广州:感染者在搭乘地铁过程中感染可能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