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价保套路深、产品质量难保障,今年“双11”这些问题频遭消费者吐槽

时间:2025-07-06 01:24:32 来源:野心勃勃网 作者:知识 阅读:670次

转自:工人日报

“双11”集中大促结束后,双11相关的价保今年消费投诉接踵而至。日前,套路江苏省消保委发布的深产《2022年“双11”消费投诉与舆情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双11”券后价更贵、品质频遭价保套路深、量难产品质量难保障等问题依旧困扰消费者。保障

今年10月24日至11月17日,问题江苏消保委系统共收到“双11”期间相关维权投诉310件,消费涉及宣传、双11预售、价保今年价格、套路快递物流、深产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品质频遭监测期间,量难“消费维权”类信息呈曲线波动走势,11月11日信息量达到峰值,为3294条。

报告指出,“双11”促销预售问题多,监测期间收集有关促销预售类消费舆情信息总计8769条,其中11月11日信息量最多,共计752条。

有消费者反映,“双11”券后价格比平时更贵。例如,消费者王先生向江苏消费网反映称,他于10月7日网购某品牌猫粮,当时实付193元。“双11”大促第一天,他再次购买时,却发现需要付款212.9元,比之前贵了近20元。王先生质疑,明明是大促,领了优惠券,价格不降反涨?

产品质量难保障,监测期间共收集有关质量类舆情信息总计6455条。例如,消费者陈先生11月5日在某平台网购床垫,收到货物尺寸同订购尺寸不符,也并非网页宣传的材质。他反馈至商家后,商家称不是质量问题,申请退货商家仅认可运费险的费用,其余费用让陈先生承担。消费者协商无果,投诉至南通当地消协组织,经工作人员协调,商家承担运费,为消费者办理退货。

报告还指出,“双11”期间,一些平台价保规则套路深,有关平台规则的舆情信息共计4381条。

其中,11月11日信息量最多,共计450条。11月初,消费者陈女士向省消保委反映,网购的某品牌扫地,优惠后价格3299元,保价15天,收货后第二天发现该产品相同购买链接价格2999元。她随即向平台申请保价,却被告知某特定活动不参与保价。消费者不认可,表示购买时页面没有介绍保价例外情形,对规则并不知情。

快递物流也遭吐槽,有关快递物流的舆情信息共计3153条。例如,消费者张先生10月25日在某平台店铺买了370多元商品,下单后发现价格贵了要求退款,商家以已发货为由不退款。但直到11月2日,消费者查询显示物流信息只有单号并未发货。协商无果后,张先生投诉至镇江消协组织,经工作人员调解,商家最终退款。

江苏省消保委建议,平台在保障消费需求的同时,应该减少套路,完善平台规则机制,明示消费者权利义务,实实在在为消费者服务,激发消费者参与的热情,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

(责任编辑:探索)

相关内容
  • 换股世纪金源,第一服务多花了6倍代价
  •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0/21周五)
  • 9月基金直播间:华夏基金42场直播位列榜首,南方基金、富国基金开播次数减少
  • 三年收入近翻倍,达美乐比萨中国可复制经济模式筑造宽广护城河
  • 成都将出台首个专门聚焦元宇宙的行动方案
  • 龙皇集团已达成所有复牌条件 10月24日复牌
  • 中国信通院牵头的国际首个5G终端空口性能标准正式发布
  • “蔚小理”回归平庸
推荐内容
  • 金美信消费金融拟发行首期ABS募资5亿 近三年不良率连年攀升
  • 特斯拉未来市值要超苹果、沙特阿美总和?华尔街马上泼冷水
  • 外交部:望同英方在相互尊重基础上推动中英关系沿正确轨道前进
  • 连续9天净卖出 北向资金92亿出逃茅台 投资者发问:时间的玫瑰凋零了吗
  • 阳光保险集团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
  • 消息人士称安卓手机的库存调整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