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汤臣倍健多年高增长开始减速 渠道变革、新品发力与阵痛共存!

汤臣倍健多年高增长开始减速 渠道变革、新品发力与阵痛共存

时间:2025-07-06 00:48:49 来源:野心勃勃网 作者:百科 阅读:989次

近期,汤臣痛共(300146.SZ)发布了2022年半年报。倍健公司于2010年上市,多年道变自上市以来,高增革新可以说是长开存“高成长性”的典范,业绩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始减速渠营收规模从2010年的力阵3亿元增长至了2021年的74亿元,但至2022年上半年,汤臣痛共公司的倍健业绩增速明显放缓。

二级市场层面,多年道变截至9月7日收盘,高增革新公司每股报收17.84元,长开存总市值为303.34亿元,始减速渠较去年同期的力阵445亿元跌去超140亿元。

01

营收不复高增长

根据财报,汤臣痛共汤臣倍健2022年上半年营收42亿元,同比增0.55%,而往年这项指标呈现出两位数高速增长的态势。对于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表现,公司在财报中表示,“受疫情反复影响,多地采取了较为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对线下门店动销产生持续影响,公司境内线下业务承压”。

具体来看,从渠道层面,公司有超过七成的收入来源于境内,且大部分来源于线下销售。其中,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70%,同比降7%,线上渠道收入则同比增1%。

产品层面,占营收大头的主要品牌,收入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主品牌“汤臣倍健”收入24亿元,同比降8%;关节护理品牌“健力多”收入7亿元,同比降14%,这两个品牌的销售收入合计占总营收的比例约74%。营收占比较少的益生菌品牌“Life-Space”则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国内产品收入2亿元,同比增50%。

不过,虽然公司在境内的业务面临压力,但境外业务则实现了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在境外的下属企业LSG营收4亿元,同比增24%。

另外,公司的毛利率有所提升,但未带来净利润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的毛利率为69%,而2021年全年则为66%。对此,公司在最新一次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系线上销售收入占比上升所致。结合历年财报来看,公司在最近几年加大了对线上渠道的投入建设,销售渠道对阿里、京东、抖音、快手等平台均有覆盖,但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加重了费用负担。

较为明显的变化是现金流。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亿元,同比减少53%。对于此情况,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一方面因客户结构变化导致回款减少,报告期公司直供给电商平台和零售终端的收入占比提升,前述客户按约定账期结算;另一方面则是平台费用及品牌推广费增加。

据财报,2022年上半年,公司平台费用同比增88%,主要系线上新平台投入及线上直营收入增加所致,这也致使整体的销售费用同比增38%至13亿元。这部分费用也直接蚕蚀了利润,即便营业成本已同比降7%至13亿元,但净利润依然同比降24%至10亿元。

02

渠道变革带来产销下滑阵痛

汤臣倍健是保健品领域的龙头企业。根据欧睿数据,2021年公司在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行业市场份额为10.3%,稳居第一位。

梳理汤臣倍健的发展历程可知,公司的高成长性,一方面与行业的景气度息息相关。根据欧睿数据,2004年-2014年,中国维生素与膳食补充剂终端零售市场规模从398亿元增至1021亿元,2018年已接近1500亿元。

另一方面,则离不开线下渠道网点的扩张。2007年-2011年,公司的经销商数量从120名上升至330名、销售专柜数量从2297个上升至5900个;2007年-2013年,公司覆盖的百强连锁商店从20家上升至96家,百强商超从1家上升至50家;终端总数量则由2007年的3512个上升至2012年的30000个。

庞大的经销商体系带来了业绩的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管控风险,加之监管趋严,部分保健品明星企业“爆雷”也带来了行业内的信任危机。根据研报,2009年-2013年,行业复合增速达到12%,2014年后增速小幅回落,保持在年均9.5%的增长水平。

为解决经销商风险管控的问题,2020年汤臣倍健开始全面升级经销商体系,2021年7月开始,公司正式启动线下销售变一体化经营相关变革,这一变革持续到了2022年。此举带来的变化,除了上述线上平台费用的增加,还有对经销商数量的“优化”。

报告期末,公司经销商数量合计为1041家,较2021年末减少了130家,对于经销商数量的变化,公司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对不同销售渠道间的经销商公司主体进行了剔重所致。从长期来看,公司的系列变革,可以带来更健康及可持续的发展,但短期来看,则出现了生产量及销售量双双下降的阵痛。

2022年上半年,公司片剂、粉剂、胶囊以及其他产品的生产量分别同比降21%、56%、11%、28%;销售量分别同比降19%、45%、6%、5%。可以看出,公司的粉剂产品在产销量上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对此,公司在财报中称,为蛋白粉销量减少所致。另对于各剂型产品销售量的同比减少,公司则表示系线下销售变革加强赠品管理,提升了经营质量所致。

除了渠道上的变革外,公司也在不断培育新的品牌,如“健视佳”、“BYHEALTH”,而这两个品牌在2022年上半年也取得了相对亮眼的成绩,营收分别同比增70%、120%,但在公司总的营收占比中还未成气候。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的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市场头部企业集中度仍然较低。根据欧睿数据,2021年,行业排名前五的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为27%。在目前A股市场中,尚无生产、经营模式与汤臣倍健完全一致的同行业公司,民生证券认为,在我国维生素及膳食补充剂市场集中度较低的情况下,头部企业市占率具备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上海立法保护“最柔软的群体”:幼儿园和托育机构视频监控记录至少保存90天
  • 个人养老金制度在36地启动实施
  • 启动在即  个人养老金弄潮万亿赛道
  • 米哈游千人项目被裁幕后
  • 钠离子和固态电池即将装车?比亚迪回应:均为不实信息
  • 国家外汇管理局:10月我国外汇市场总计成交15.34万亿元人民币
  • 无证执业,未尽义务,信披违规,老牌百亿私募新方程“双罚”
  • 中国计划在未来10年到15年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推荐内容
  • 涉房大宗资产频频打折拍卖 买家出手理性谨慎
  • 巨头抢滩!中国家电打响世界杯营销战
  • 产品端与投资端双重优势凸显 保险有望成为个人养老金账户资产“压舱石”
  • 保险业如何让养老变“享老”?还有哪些增长空间?
  • 国家疾控局:各地重点对随意封校停课、随意静默管理等问题开展整治
  • 俄罗斯总统普京召开联邦安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