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报社论:骚扰陆企是产业“绿色恐怖”
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 台湾《中国时报》4月4日发表社论,绿色恐怖痛批蔡英文当局骚扰陆企是台报产业“绿色恐怖”。全文摘编如下:
据《天下杂志》专题报道,社论骚扰台当局检调机构正大规模搜索、陆企约谈在台陆企,产业台当局官员承认是绿色恐怖要用“震撼性行动”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蔡英文当局这种滥权行为明显是台报一种产业“绿色恐怖”,既于“法”无据、社论骚扰打击产业,陆企更违背岛内民众工作、产业就业自由的绿色恐怖基本人权。
光是台报3月,至少10家陆企约百人遭到搜索与约谈,社论骚扰有些是陆企以所谓“拂晓突击”方式大动作进入办公室进行搜索,并扣押计算机硬盘与工程师。产业
所谓“经济间谍罪”是指台当局行政机构即将提出的“安全法修正草案”新增的犯罪行为与罚则,可判处5到12年的有期徒刑、罚金最高1亿新台币(约合2200万元人民币——本网注);而且只要“有犯意”,即使未遂犯也罚。
“依法”而论,“法案”尚未经台湾地区立法机构三读通过,台检调机构此时对陆企展开搜索约谈,完全没有正当性与必要性;何况所谓“经济间谍”,应该有“窃取特定企业的营业机密”等情形,换句话说,要先有事主检举,经过调查了解并确定有可信度,台检调机构才应展开搜索约谈。但实际上,台检调机构却“想当然”认为陆企就会“窃取机密”,陆企在台公司都是“嫌犯”,是可以搜索调查的对象。实际上,这就是预设立场、甚至有歧视之嫌的骚扰与调查。
在台“依法”成立公司的陆企,其营运行为应受保障,台当局也不能禁止台湾民众到相关公司任职。包括IC设计等科技产业在内,任何企业的营业对象、个人的职业生涯,都有选择的自由,要为本土企业、美国企业或大陆企业服务,台当局岂能干涉?非常恶劣的是,台当局既知不能亦不敢明订“法令”禁止岛内民众在陆企任职,干脆就以这种搜索约谈的骚扰、干扰方式,让员工心生畏惧,或认为不必招惹麻烦而不愿到陆企工作。
台检调机构查陆企的一些理由也极度可笑,例如指陆企来台短短几年,就在数家著名企业挖角上百名工程师等,仿佛这是一大罪名。但实际上不论陆企、美企,甚至本土企业,只要新设立公司,当然就要招聘员工,而且当然就是从其他公司挖角,难道有企业诞生的同时也生出新员工吗?
台检调机构以对陆企密集的搜索约谈,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正证明了“经济间谍法”不能亦不应“立法”。在没有这个“法令”时,台检调机构已能如此“自由心证”到处搜索、骚扰企业与民众,一旦有了“新法”壮胆,“绿色恐怖”岂不严重千百倍?事实上,所谓的“经济间谍罪”非常难定罪,如果以严格的方式界定“经济间谍”,就会对台湾民众工作的自由与权利造成伤害。
从整体政策与政治走向观察,蔡英文当局如此“费心、用心”为所谓“经济间谍法”造势,很明显就是要尽量切割陆企,这也是蔡英文当局上台以来持续所谓“反中倾美”政策的延续与扩张。
- ·重磅回应!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1600亿的雪糕市场,IP联名款到底多赚钱
- ·实测7款直播平台:打赏榜单仍存在,主播连麦对决次数暂未受限
- ·上海保险交易所服务巨灾保险共同体开展四川芦山6.1级地震居民住宅出险排查
- ·突发!曾为“4S店之王”,创始人逾2.5亿股将被拍卖
- ·海螺水泥:拟控股收购中国海螺环保控股有限公司
- ·李睿任贵州遵义市委书记,魏树旺另有任用
- ·河南最大房企建业引国资入股 将获约14亿港元纾困资金
- ·*ST星星两年虚增营收近47亿元 多名责任人或被终身市场禁入
- ·宝藤医学:从未发起以及授权任何单位开展核酸检测团购业务
- ·杭州重现首套首付两成?多家银行回应:目前没接到通知
- ·WWDC22准备了一个AR彩蛋
- ·国家卫健委:不能以疫情防控为由,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封了之
- ·两家银行及旗下理财子公司被罚!
- ·俄媒:乌议员表示不排除用美国武器攻击俄领土
- ·FAA:SpaceX得州项目环评审查再度延期至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