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卷入欺诈发行,这家券商再收罚单!
炒股就看,因卷权威,入欺专业,诈发再收及时,券商全面,罚单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因卷
“蓝山科技欺诈发行案”余震未了!入欺6月15日,诈发再收证监会对华龙证券及其高管接连下发三张罚单。券商
被监管谈话
具体来看,罚单华龙证券、因卷时任内核部门负责人胡海全、入欺时任质控部门负责人李纪元以及时任公司主要负责人且分管投行业务的诈发再收陈牧原,均被证监会采取监管谈话措施。券商
经查,罚单华龙证券以下违规问题:一是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内控制度体系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内控组织架构混乱,“三道防线”关键节点把关失效等。二是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未完成廉洁从业风险点的梳理与评估,聘请第三方廉洁从业风险防控不到位。
经查,华龙证券在蓝山科技精选层挂牌项目中存在内控人员利益冲突、质控和内核部门对项目组落实质控及内核意见跟踪复核不到位等问题。胡海全作为时任内核部门负责人,李纪元作为时任质控部门负责人,对相关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经查,华龙证券存在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廉洁从业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陈牧原作为时任公司主要负责人且分管投行业务,对相关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证监会指出,华龙证券应引以为戒,认真查找和整改问题,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投行业务内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切实提升投行业务质量。公司应严格按照内部问责制度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并向甘肃证监局提交书面问责报告。
事涉“蓝山科技欺诈发行案”
作为证监会2021年公布的20起典型违法案例之一,“蓝山科技欺诈发行案”始终是华龙证券绕不过的一道坎。
今年4月,证监会公布2021年证监稽查20起典型违法案例,蓝山科技欺诈发行及相关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案位列其中。这也是为数不多直接被监管点出系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的案件之一。
该案是一起新三板公司欺诈发行的典型案件。2017年至2019年,蓝山科技通过虚构购销业务、研发业务等方式,累计虚增收入8亿余元,虚增研发支出2亿余元,虚增利润8000余万元,导致公开发行文件存在虚假记载。
华龙证券、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为蓝山科技提供相关证券服务,未按业务规则审慎核查,出具的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证监会对此警示,新三板公司应敬畏市场规则,切勿“带病闯关”,相关中介机构应勤勉履职,共同维护新三板市场健康发展。
此前被罚没450万
在此之前,上述四家中介机构已被立案调查,其服务的30家创业板IPO企业受到牵连,于2021年8月18日集体变更为“中止”。
经过调查、审理后,2021年11月,证监会先后对蓝山科技和上述4家中介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了行政处罚。证监会表示,华龙证券在为蓝山科技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精选层挂牌事项提供保荐服务的过程中未勤勉尽责,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存在虚假记载。
因此,证监会对华龙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业务收入150万元,并处以300万元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赵宏志、李纪元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0万元罚款。
紧接着今年3月,全国股转公司对这上述4家中介机构进行了纪律处分,其中对华龙证券、赵宏志、李纪元采取了公开谴责的监管措施。
IPO已“卧薪尝胆”4年多
公开资料显示,华龙证券成立于2001年,系唯一一家注册地在甘肃省的全牌照证券公司。2016年初,华龙证券在新三板挂牌,同年底引入山东国投、浙江永利、甘肃公航旅、甘肃国投等33家企业入股。
早在2017年,华龙证券就已着手准备IPO,并聘请作为保荐机构。2017年11月,华龙证券向甘肃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备案材料并获受理,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18年8月,华龙证券终止新三板挂牌。
自2021年11月以来,华龙证券因蓝山科技项目接连受到处罚,而这或许也延缓了华龙证券IPO之路,历时4年多仍未完成辅导工作。
历经坎坷,但华龙证券上市之心不改。2021年年报中显示,2021年6月,华龙证券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延长华龙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上市方案有效期的议案》。
对于相关行政处罚及整改情况,今年1月,中信证券在辅导工作进展报告中表示,华龙证券多次召开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通报立案调查及处罚事项情况,对公司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检视剖析原因并严肃整改,整改进展顺利。
年报显示,2021年华龙证券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同比下降1.12%;实现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增长46.67%。投行业务方面,全年只完成了2 家企业 IPO ,投行类业务收入 1.12 亿元,支出 1.00 亿元。
财通社注意到,2021年11月,在华龙证券因蓝山科技项目被证监会行政处罚后,陈牧原因工作调动原因离任华龙证券董事长,由祁建邦担任公司董事长。
(责任编辑: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