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两大利率双双下调!释放什么信号?!

两大利率双双下调!释放什么信号?

时间:2025-07-06 02:23:59 来源:野心勃勃网 作者:休闲 阅读:477次

8月15日,两大利率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双双释放什信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下调当日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两大利率续做)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其中,双双释放什信 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下调中标利率分别为2.75%、2.0%,两大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双双释放什信这是下调在今年1月MLF“降息”后,年内二度调降MLF操作利率。两大利率同时,双双释放什信MLF缩量2000亿元,下调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两大利率

“MLF温和缩量符合市场预期。双双释放什信”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下调此次缩减规模不大,表明央行不希望释放过度收紧货币政策的信号,仍将维持基础货币合理充裕的状态。

4月以来,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同发力下,市场流动性始终处于充裕的状态,驱动隔夜资金利率、7天期资金利率以及1年期银行同业存单收益率等主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也对7月缩量逆回购进行了解释,指出“由于一级交易商的投标量继续减少,央行相应进一步降低逆回购操作量,但仍充分满足了投标机构的需求”。温彬认为,这意味着7月以来,央行持续进行逆回购缩量是需求导致,更多是“被动”响应,而非主动缩量释放收紧信号。因此,在流动性充裕、一级交易商需求不足的情况下,8月MLF缩量也在意料之中,且不会对市场预期造成较大影响。

“近期宏观经济修复势头较缓,需要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为确保下半年经济修复势头,稳定就业大局,需要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及时出手,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适度刺激总需求。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管庞溟认为,MLF“降息”也是为了切实促进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和企业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助力实体经济复苏、经济增长新动能释放、经济薄弱环节修复和企业纾困,激发信贷需求。

“在此时点下,需要央行采取一定的逆周期调节举措,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局面,提振市场信心。”温彬表示,从经济基本面看,7月制造业PMI再度回落1.2个百分点至49%,降至50%的荣枯线以下。从金融数据看,7月金融数据总量和结构均欠佳,表明实体部门融资意愿依然偏弱。8月以来信贷需求延续疲软态势,票据利率低位运行,反映出经济内生动能不足和疫情冲击过后的有效需求仍未完全修复。在居民收入减少、债务负担大的背景下,降低政策利率进而引导LPR调降,也有助于给存量住房按揭贷款释放红利,提升居民消费预期。

此次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调降之后,市场普遍预计LPR报价或随之调整。王青认为,8月MLF利率下调,意味着当月LPR报价的定价基础发生变化,加上近期银行资金成本也在较快下行,8月LPR报价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概率较大。

对于接下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庞溟认为,为了加力修复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企业纾困,预计将运用更多的结构性工具进行精准、定向支持,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房地产行业、消费贷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和重点基建项目等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货币政策也要推动前期政策落地生效、同时继续疏通从“宽货币”到“宽信用”的传导链条、助力修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此外,应当更多地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开发性金融债等,用足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快推动项目进度并尽快落地,加快释放扩投资、带就业、促消费综合效应,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陈果静)

(责任编辑:热点)

相关内容
  • 财富管理比拼“超个性化” 如何用科技回答“逆人性”的投顾新课题
  • 6元一根玉米,腾讯减持……网友质疑:新东方直播价贵,农民到底能赚到多少?
  • 又有券商“不听话”惊现5毛钱报价?原是虚惊一场
  • 智能手机库存承压,三星盯上了汽车产业链?
  • 德邦股份:5577.61万股股份接受京东卓风要约 股票9月2日复牌
  • 新加坡媒体:中国股市,当前亚洲的“全村希望”
  • 探访全球最大影视基地横店!群演代表:“6月接了2场戏,演了2天,收入216元”
  • 券商实习“免费套娃”,复旦大学“风评被害”,这届毕业生太难
推荐内容
  • 美的“转型记”:C端已入冬,B端存希望?
  • 小麦大蒜能抵首付?河南两县城为卖楼出奇招,16天收大蒜86万斤
  • 唐山:执行国家和省通行政策,严禁层层加码
  • 头部效应显著!7家公募固收+规模“市占率”已超4成
  • 卡塔尔传奇太后,默默掌控全局
  • 奥迪起诉蔚来引热议,车企商标纠纷的“爱恨情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