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证券日报评论文章:决不能让锂资源卡住新能源汽车的“脖子”!

证券日报评论文章:决不能让锂资源卡住新能源汽车的“脖子”

时间:2025-07-06 07:25:52 来源:野心勃勃网 作者:娱乐 阅读:212次

赵学毅

这两年,脖子我汽车发展速度很快,证券住新取得产销两旺的日报成果,发展势头处于全球领先状态。评论当大家普遍认为这是文章我国车企弯道超车的绝佳时机时,却发现产业链上游锂资源十分紧张。让能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会不会出现锂资源“卡脖子”难题?锂资

根据中汽协最新发布的数据,2022年1-9月,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脖子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证券住新11月3日,日报龙头公司与同时发布产销快报,评论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实现倍增,文章尤其是让能源比亚迪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39.79万辆,同比增加233.92%。锂资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的需求也出现急速增长,据韩国研究机构SNE Research于11月1日发布的最新全球动力电池统计数据,今年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137.9GWh,环比增长27%。三季度装机量48.9GWh,环比增长三成,创今年单季度新高,市占率稳居全球首位;比亚迪装机量超越LG新能源,跃居第二。

相比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顺利推进,上游锂矿资源的供给企业却面临着两大考验:

一是国内锂矿的使用瓶颈主要在于性价比低、开发成本高。我国锂资源完全能够自给自足,目前已探明的中国锂矿储量在全球排名第五,不过,由于分布面积广、分布不均、纯度低,致使开采成本高、难度大,高原供电也是问题。

二是锂矿公司的海外开采出现变故,西方国家开始不断限制、打击、阻挠我国锂矿企业。最典型的就是近日加拿大工业部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国公司剥离其在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的投资。

由于锂矿与电池厂、车企之间的供给错配,带动电池级碳酸锂报价水涨船高,自2022年9月13日突破50万元/吨后,一路攀升至11月3日的57万元/吨。碳酸锂价格飙涨,反过来又为动力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带来成本压力,最终传导给新能源汽车消费者。

看似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实则并非如此!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笔者认为,从稳定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入手布局,我国新能源汽车就不会遭遇锂矿“卡脖子”难题。在保障锂矿资源安全方面,既要加强国内锂资源的开发,也要布局锂离子电池全球回收体系,同时仍要加强与资源国的战略合作。

首先,高效投资,规避投机。

国内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地区的盐湖、江西地区的锂云母矿、四川地区的锂辉石矿等地区,藏格矿业、、、、盛新锂能、等上市公司在相关地区均有布局。加强国内锂资源开发力度,需要在锂矿资源丰富地区加强电力、设备等基础设施,完善相关制度,提升国内锂矿开发产能。当然,投资并非投机,尤其是中下游的电池厂和整车厂的“向上投资”,以阻断锂价持续上涨,这种用高昂成本做“自毁式”避险能否持续不得而知。

其次,加强研发,加快技术攻关。

相对于欧美发达的汽车工业和化学工业、较强的基础研究能力,我国亟须关键技术上的突破。一方面,加强电池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创新,提高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在锂矿开采及提炼上,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化学、物理、材料等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在废旧锂电池的回收方面,不但要在拆解工序、提炼金属元素等方面进行技术突破,还需要出台行业标准细则,唯有形成规模效应才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笔者认为,锂电企业品牌或有2年至3年的发展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内完成一系列的布局,核心关键词就是“要快”,要快速扩充产能,要快速研发迭代技术,要快速完善供应链稳定产业链,要快速补充培育人才。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打新早报:标签印刷设备稀缺标的,炜冈科技值得申购吗?
  • 西藏博物馆新馆开馆
  • 蔚蓝锂芯25亿定增落地中信证券参投 20.6亿短债承压上半年净利原地踏步
  • 奔驰上半年全球销量同比下滑15%,迈巴赫销量创同期新高
  • 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俄罗斯要“断气”三天,减少对法国供气
  • 基里巴斯退出太平洋岛国论坛,西媒恶意揣测中方“受益”,外交部回应
  • 国际问题观察员孟元:欧洲议员操弄台湾问题,葫芦里卖的啥药
  • 华银电力拟定增募不超10亿获证监会通过 中信建投建功
推荐内容
  • 这三名中国球员,踏上了世界杯揭幕战赛场
  • 华尔街老生常谈 对美债市场供需错位严重再发警示
  • 财政部下达3.55亿元资金支持电影事业发展
  • 纽约应急管理部门发视频教市民应对“核袭击”,网民:散布恐慌!
  • 穆迪分析退出中国?业内回应称裁员未波及债券评级业务
  • 驻港公署:史墨客黯然离港就是美国“以港遏华”战略彻底破产的象征